«
网站首页
找找看
反馈问题或建议
首页
园子
新 闻
博问
闪存
会员
周边
博客园
»
新闻
最新发布
推荐新闻
热门新闻
新闻评论
5
科学家培育出新型“全脑”类器官
研究团队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分析。图片来源: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科技日报北京 7 月 29 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培育出一种新型“全脑”类器官,不仅包含多个脑区的神经组织,还具有初步的血管结构。这项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杂志上,展示了首次将各个脑区组织成功整合为一个统一
18
我国成功研制全球首台月壤打砖机,嫦娥八号将上月球测试“盖房”
IT 之家 7 月 28 日消息,据央视军事 7 月 20 日报道,我国成功研制全球首台月壤打砖机,该设备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实现用月球的土建设月球的房子。 这套装置的成功研制经历了哪些阶段?由它制成的月壤砖有哪些特点?从“月壤砖”到“月球房”,还需要完成哪些步骤? 据科技日报 7 月 2
12
文件被Gemini当场“格式化”,全没了!网友控诉:Claude、Copilot也爱删库,一个都跑不了
最近,有开发者在 Gemini CLI 的 GitHub 项目 下提交了一则惊悚并还未曾得到解决的 issue: 事情起因很简单。这位名为 anuraag2601 的用户原本在用 Claude Code 写代码,用得挺顺手,就是觉得 token 收费有点肉疼。恰好看到谷歌刚推出的 Gemini CL
2
反物质量子比特首次演示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 BASE 合作组 23 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突破性成果:首次让一个反质子在量子“自旋上”与“自旋下”状态之间持续稳定地振荡了近一分钟。这标志着首个反物质量子比特的诞生,是反物质研究领域取得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更精准地比较物质与反物质的行为差异开辟了新路径
0
《自然》:肠道中真有“第六感”
真给科学家找到“第六感”了。 今日,《自然》杂志发表了来自杜克大学科研团队的新论文[1],研究者们发现,肠道神经足细胞(neuropod cells)可以识别细菌鞭毛蛋白,通过迷走神经在几秒钟内将“别吃了”信号传到大脑,减少小鼠进食。 研究者将这种前所未有的感知机制成为“神经生物感觉”(neurob
2
AI模型取得国际奥数竞赛金牌级成绩
科技日报北京 7 月 23 日电 (记者刘霞)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 22 日报道,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和美国 OpenAI 公司相继宣称,其 AI 模型在近日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中,首次取得金牌级成绩。 IMO 一直被研究人员视为 AI 系统数学推理能力的试金石。去年,深度思维
17
开源Qwen凌晨暴击闭源Claude!刷新AI编程SOTA,支持1M上下文
闻乐鱼羊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编程 Agent 王座,国产开源模型拿下了! 就在刚刚,阿里通义大模型团队开源 Qwen3-Coder,直接刷新 AI 编程 SOTA—— 不仅在开源界超过 DeepSeek V3 和 Kimi K2,连业界标杆、闭源的 Claude Sonne
3
“炼金术”成真了?这家公司宣称:用核聚变“点汞成金”,未来每发电1千兆瓦或产5吨黄金
困扰人类千年的“炼金术”被破解?一家专注核聚变发电的初创公司声称已找到利用聚变反应将汞转化为黄金的方法。该技术方案若成功实施,可为未来的聚变电站带来双倍收入。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Marathon Fusion 公司上周发表学术论文,提出利用核聚变反应释放的中子通过核嬗变过程生产黄金。该公司预计采用此
4
在动物大脑中直接修复DNA
病毒递送系统与 Prime 编辑技术的结合,使精准大脑基因编辑“从科幻走向现实”。图为在神经元中进行基因编辑(示意图)。图片来源:美国杰克逊实验室 科技日报张梦然 【编者按】当神经元在疾病与损伤中陷入沉默,当传统治疗手段在复杂的神经系统中屡屡碰壁,人类却从未停止对治愈的渴望。目前,神经科学领域取得了
6
研究显示:地震可为“地下生命”提供“燃料”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震等地壳内部构造活动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揭示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有助于寻找火星、木卫二等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地下生命”。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领衔完成,于 7 月 19 日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
4
太阳系外“起点时刻”现象首次捕获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精准捕获到太阳系外一个新生恒星及其行星系统形成的“起点时刻”现象。他们借助欧洲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察到第一批行星形成物质(刚开始凝固的高温矿物)的诞生
2
电子—光子—量子一体化芯片系统诞生
科技日报北京 7 月 16 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报道,美国波士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西北大学团队联合,开发出全球首个电子—光子—量子一体化芯片系统。这是首次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量子光源与稳定控制电子电路,并采用标准的 45 纳米半导体制造工艺。其为批量化生产“量子光
5
科学家观测到大质量黑洞合并事件
LIGO-Virgo-KAGRA 合作组织宣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于2023年11月23日捕捉到一次破纪录的黑洞合并事件,其被命名为GW231123。在此次事件中,质量分别为140倍和100倍太阳的黑洞合并,产生了225倍太阳质量的超级黑洞
8
“帕克”探测器拍到距太阳最近的图像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7 月 10 日公布了一组震撼图像,即来自“帕克”太阳探测器去年底贴近太阳飞行时的实拍。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拍摄的距离太阳最近的图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日冕与太阳风细节,有助于揭示太空天气的起源,并提升对地球的预警能力
15
AI狂欢,网站末日来了!互联网变现难,谷歌让点击惨遭灭顶之灾
新智元报道 编辑:KingHZ 谷歌上线 AI 摘要功能,表面上让搜索更高效,背后却在悄悄摧毁互联网的根基!网站流量断崖式下跌,内容创作者被「白嫖」,得不到回报。一场由 AI 引发的互联网生态危机,正在逼近。 互联网真的熄火了吗? 乍一听似乎耸人听闻,但谷歌搜索的新 AI 功能,确实让整个行业坐立难
3
地球可能被困在一个巨大的宇宙空洞里
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但哈勃空间望远镜数十年观测数据得到的宇宙膨胀速度(哈勃常数)与标准宇宙学模型的预测结果不一致而引发了争议,即“哈勃张力”。随着比哈勃空间望远镜集光能力更强、灵敏度更高的韦布空间望远镜的出现,这一谜团仍没有解决
13
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手术,表现堪比资深外科医生
【总编辑圈点】 科技日报北京 7 月 9 日电 (记者张梦然)一个经过手术视频训练的智能机器人,在没有人工协助的情况下,成功完成了一例耗时的胆囊切除手术。这是该机器人首次在患者模型上进行操作,其表现十分沉稳,甚至在现实医疗环境中常见的突发状况下,也展现出了与熟练人类外科医生相当的专业能力
0
跨导量子比特回波相干时间创下新纪录
科技日报北京 7 月 8 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自然·通讯》杂志 8 日报道,芬兰阿尔托大学物理学家宣布,他们通过测量发现一种跨导量子比特的回波相干时间创下新纪录,达到前所未有的 1 毫秒,突破了此前已发表的科学纪录。此前回波相干时间的最高纪录接近 0.6 毫秒。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计算技术的重大进
< Prev
1
2
3
4
5
6
7
8
9
···
100
Next >
>
返回新闻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