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新显微镜技术清晰重现大脑复杂网络

人脑是由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构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不断处理着各种信号,使人们能够认知、思考、回忆或进行身体活动。要理解这个复杂的网络,就需要精确观察这些神经细胞是如何排列和连接的。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和谷歌研究院团队开发的一种新型显微镜技术为揭开大脑奥秘提供了助力
1

AI“助手”加入天文研究行列

地球以外是否存在生命?这个问题似乎是科学界最迷人又难解答的问题之一。宇宙浩瀚,看似生命存在的机会众多,但恒星之间距离遥远,寻觅生命如大海捞针。过去,科学家依靠传统观测手段和理论模型,苦苦搜寻生命迹象却毫无进展。如今,太空与地面望远镜不断收集海量天文数据,规模与复杂度远超人类处理能力。传统探索手段也面...
6

这位活到117岁的超级老人去世后,科学家发现她的基因强得可怕

图片来源:Unsplash 来源|环球科学 撰文|clefable 审校|不周 这个世界上有一群极其稀有的人,他们用生命在测试人类寿命的极限,我们通常将他们称为“超级老人”。4 月 30 日,在世最长寿的人、巴西修女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Inah Canabarro Lucas)去世,享年 116
2

支持200多款App一键解绑 手机“二次号码”焕新全面升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 5 月 10 日电(记者吴涛)新买了电话号码,发现可以登录前任用户的 App;自己原来的手机号注销后,别人又使用该号码登录了自己的 App。你碰到过这些情况吗? 据了解,这可能是拿到了“二次号码”。手机号码资源有限,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根据我国《电信服务规范》规定,电信
14

首次直接拍摄到量子现象,科学家捕获单原子间自由作用图像

科技日报北京 5 月 7 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首次捕捉到单个原子在现实空间中自由相互作用的图像,揭示了“自由运动”粒子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此前仅为预测,却从未被直接观察到。该研究成果 5 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期刊,有助于科学家将真实空间中未曾被看见过的量子现象可视化
1

新量子理论描述引力的方式与标准模型一致

引力量子场示意图。图片来源:芬兰阿尔托大学 科技日报北京 5 月 7 日电 (记者张梦然)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在努力调和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量子场论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之间的不兼容性。如今,芬兰阿尔托大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引力理论,它描述引力的方式与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一致,为深入理解宇
9

细胞分裂新方式挑战百年传统理论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胞分裂方式,能够利用自身细胞编码形状的信息来决定子细胞的发育类型。这对一百多年来学校所教授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有望帮助科学家开发出组织工程新方法
3

超导电路新设计有望将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10倍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据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展示的全新超导电路设计,有望使量子处理器速度提高 10 倍。这是量子系统中迄今为止所能实现的最强非线性光物质耦合,此举可让未来的量子计算机运行更快、更稳定,并向实用化迈进一步。 量子计算机潜力巨大,未来能快速模拟新材料,或
0

聚变能源领域里程碑:ITER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制成

据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官网 30 日消息,在聚变能源领域,ITER 实现了一项里程碑式成就——全球规模最大、功率最强的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所有组件制造完成。此次完成的最后一个组件是中央螺线管的第六个模块,在美国制造并完成测试
16

新装置有望将核聚变功率提升百倍

图片来源:TAE Technologies 科技日报北京 4 月 28 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私营聚变能源公司 TAE Technologies 与加州大学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新型核聚变装置“Norm”。该装置不仅有望将聚变功率提升至传统装置的 100 倍,还能将运行成本削减一半,为人类实现核聚变清
14

比DeepSeek R2先发!阿里巴巴Qwen3上新8款,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

Qwen3 千呼万唤始出来,直接登顶全球最强开源模型。 4 月 29 日凌晨,阿里巴巴开源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 Qwen3(简称千问3),旗舰模型 Qwen3-235B-A22B 参数量仅为 DeepSeek-R1 的1/3,总参数量 235B,激活仅需 22B,成本大幅下降,性能全面超越 R1、Op
4

机器学习“元素周期表”创建

机器学习“元素周期表”显示了 20 多种经典算法是如何连接的。图片来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科技日报北京 4 月 26 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创建了一个独特的机器学习“元素周期表”,它展示了超过 20 种经典机器学习算法之间的联系。这一框架揭示了科学家融合不同方法中的策略,将改进现有
3

天文学家证实“独行黑洞”存在

在构成人马座茶壶轮廓的八颗恒星之外数千光年处,潜伏着人类首次探测到的孤立黑洞。这个黑洞恰好位于天穹茶壶壶嘴顶部的右侧,也就是本图最右侧区域。 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漂移的“独行黑洞”。图片来源:《天体物理学期刊》 科技日报北京 4 月 26 日电 (记者张佳欣)由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组成的研究
5

最强太阳望远镜“心脏”开始跳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丹尼尔·井上太阳望远镜及其尖端太阳仪器将为更深入了解太阳铺平道路图片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国家太阳观测站/美国大学天文学研究协会 科技日报北京 4 月 24 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德国弗莱堡太阳物理研究所官网 24 日消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国家太阳观测站运营的丹尼尔
17

“史上最快闪存技术”登Nature!复旦新成果突破闪存速度理论极限

克雷西发自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史上最快的闪存器件,复旦团队造! 其研发的皮秒闪存器件“破晓(PoX)”登上了 Nature,擦写速度达到了亚纳秒级,比现有速度快 1 万倍。 并且数据不易丢失,按照实验外推结果,保存年限可达十年以上。 具体来看,基于一些新的发现,作者把传统闪存中
2

商用电信网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

此次部署的相干量子通信系统。图片来源:英国《自然》在线版 科技日报北京 4 月 23 日电 (记者张梦然)工程师团队在德国 250 公里长的电信网络上成功发送了量子信息,这是已知首例利用现有商用电信基础设施实现相干量子通信的报道。《自然》杂志 23 日发表的这一演示案例表明,量子通信能在现实世界的条
3

“好奇”号在火星发现大量碳矿床

科技日报北京 4 月 21 日电 (记者张梦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好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找到了关于其古代大气层的重要线索。研究团队通过分析“好奇号”从盖尔陨石坑夏普山不同地点采集的样本,发现了菱铁矿(一种碳酸铁矿物)的迹象。该发现提供了直接证据,证明古代火星上曾存在碳循环,为了解火星气
7

新理论提出宇宙或在缓慢旋转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一项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开展的新研究。该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正在旋转,只是速度极其缓慢。这一发现或有助于解开天文学最大的谜团之一,即哈勃张力。当前模型认为,宇宙在各个方向均匀膨胀,没有任何旋转的迹象
> 返回新闻首页